欢迎登录bet体育在线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文明在线 >> 专题报道 >> 转型发展大讨论 >> 内容阅读
麻醉科王志萍:大处着智,小处着心
2015年01月23日       点击数:     

大处着智,小处着心
——麻醉科“创建临床研究型医院”学习体会

王志萍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医院召开了临床型向临床科研型医院转型动员大会,不但总结了建院几年来取得的成绩,更是提出了未来医院发展的方向即“创建临床研究型医院”。1月15日麻醉科召开了全科大会,及时传达医院转型发展动员大会的精神。全体同仁热烈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本科室的情况,对院部的目标要求进行解读,达成以下共识:
      1、明确科室未来的发展愿景
      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bet体育在线官方网站麻醉科已发展成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专(学)科,2011年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无锡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为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优秀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近年来获得2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中华级论文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未来本着“临床为本、教研强科、立足无锡、引领江苏、走向全国”及“围绕临床搞好教学和科研必然走向兴盛之路”,初步形成围绕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痛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全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科技开发及“产、学、研”结合等研究方向。
      2、营造科室学习的学问氛围
      在学习时间上继续坚持每周两次的科室学习和每月一次的科室大讨论,不断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对最新的医疗理念进行分享,对获得基金和发表高端文章的科研理念及科研态度进行汲取,在学习中共同提高。在学习内容上将来更加侧重于科研设计、科研能力的提升,坚持学习文献,坚持临床实践、注重直觉培养。在学习形式上具备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要逐渐制作英文课件,启动英文讲解,培养英文交接班,学而化之,提升个人修养与能力。
      3、凝练基于临床的科研思维
      作为研究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生命急救、疼痛机理与治疗的临床二级学科,身处医疗一线,应该牢记搞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改善治疗的有效性。所以临床研究应围绕这一中心,时时刻刻突出科研的“临床”特点,力争使病人从研究中真正获得益处。鼓励麻醉医生用精湛的麻醉医术、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为病人保驾护航,为各科手术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和舒适性医疗服务之余,运用正确的科研思维,总结经验,探究规律,提高疗效,最终造福于病人。目前在肺移植等危重疑难手术麻醉、急慢性疼痛患者诊疗新技术应用、麻醉监测与气道控制处理技术改进、围术期血液回收与保护等方面临床与科研相互促进,在临床、基础两方面都初步形成了专科特色研究方向。
      4、完善临床研究的激励机制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发挥各级医师的科研积极性,结合省、市创建重点专(学)科的检查标准,制定考核办法,对年度科研成绩突出的医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建立鼓励科研的科室学问。同时对博士、硕士研究生申报课题、撰写高质量论文提出具体要求,以期与科室发展相适应。
      5、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团队
      加强学历教育,改善学缘结构,建设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是科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践行医院“筑巢引凤亦养凤”的人才战略,注重选才与育才,科室每年培养和引进硕博士研究生,鼓励在职硕士、博士的学习和培养。研究生学历人员是科研创新的主力,一方面充分挖掘在读研究生的科研潜力,联系本院实验室及其他院校实验室开展临床相关的基础科研工作,建立导师组联席机制,定期召开研究生例会;另一方面可将不同学历层次人员组成科研小组,鼓励各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转化为新技术新技能,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学习氛围,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
      相信麻醉科全体同仁在良好的科室学问引领下,一定会逐渐养成质疑自省的习惯,提升总结归纳和逻辑分析能力,树立剖析未知与攻关的勇气和自信。大处着智,时刻突出科研的“临床”特点;小处着心,处处留意临床的“科研”价值,把医院目标、科室目标、个人目标有机统一,共同推动无锡人民医院未来临床研究型医院的发展。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